欢迎光临中国食品监督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维权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监督动态 | 食品曝光 | 供求
您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监督网 >> 专家提醒 >> 浏览文章
十类食物 不食或慎食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8年10月22日    关注度:     【字体:

点击浏览下一页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们误食或乱食有毒有害的食物,不但不能摄取必须的营养与能量,还会中毒甚至要命。

 

发芽的土豆

    发芽的土豆会生成大量的龙葵碱,食用超过一定的量,会造成食物中毒。龙葵碱性质比较稳定,蒸煮炖炒都很难破坏它,出于安全考虑,不要吃发芽的土豆。

买回来的土豆最好及时吃掉,如果有剩余,要低温保存,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发芽。

 

点击浏览下一页
 

 

发霉的坚果

 

    发霉的坚果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属于一级致癌物,危害性很大。不要吃发霉发苦的坚果,不采购食用小作坊榨的花生油、葵花籽油等,其原料可能存在发霉的情况,成品油也未进行黄曲霉素检测,安全性不能保证。

 

 点击浏览下一页
 

新鲜的黄花菜

    新鲜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碱,在胃肠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剧毒物质,导致食物中毒,而且秋水仙素还会损害肝肾的功能。干的黄花菜,在经过了晒干和泡发的过程后,秋水仙素所剩无几,比较安全。

    如果喜欢吃新鲜的黄花菜,吃之前要先除去花蕊,再用滚水焯烫,或者用盐水浸泡2个小时。吃的时候要控制量在50克左右,差不多就一小把量足也。

 

点击浏览下一页

 

新鲜的四季豆

 

    新鲜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素、植物血凝素等物质,人们食用时贪图感观鲜亮,加工时间短,食后易中毒。因此烹调时少选择凉拌,多用炒、煮、焖的做法。食用的四季豆要确认已不是原来的青绿色,而且没有豆腥味。

 

 点击浏览下一页
 

蕨菜

 

    蕨菜中含有原蕨苷,有明确的致癌风险。研究表明,患食道癌、胃癌等癌症与食有明显相关性。蕨菜本身味道有点苦涩,人们在吃前会进行加工,但是并不能完全去除原蕨苷,依旧有致癌风险,所以建议不要吃。

 

 点击浏览下一页
 

鱼胆

 

    鲫鱼、青鱼及鲢鱼等鱼的胆中有鲤醇硫酸盐,会导致食物中毒。中毒后会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严重会导致肝肾受损、瘫痪甚至死亡。鱼胆汁溅到眼睛里会导致结膜炎、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不要吃鱼胆,处理鱼的时候也要注意鱼肉不要沾上鱼胆汁。不要听信鱼胆泡酒能治病的说法,鱼胆和酒都对人体有伤害,喝了不仅不治病还会伤身体。

 

点击浏览下一页
 

 

毒蘑菇

   

    毒蘑菇具有胃肠毒性和神经毒性,会导致腹痛、呕吐以及出现幻觉。不要相信任何辨别毒蘑菇的土办法,也不要吃来历不明或不认识的蘑菇。

 

 点击浏览下一页
 

果核

 

    桃子、杏、樱桃等水果的果核里面都含有氰苷,摄入过量会造成食物中毒。榨果汁时,先把水果去皮去核再榨,这样更安全。

 

点击浏览下一页
 

 

鱼腥草

 

    鱼腥草(折耳根)中含有马兜铃内酰胺,已有研究证实,这类物质进入体内后,会损伤肾脏,并增加患癌风险。虽然鱼腥草风味十足,但安全起见,还是不吃为好。

 

点击浏览下一页
 

 

未煮熟的豆浆

 

    豆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磷、铁等元素以及维生素B1,但是如果豆浆未煮熟就食用,很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其中的皂素能刺激黏膜,破幻红细胞;抗胰蛋白酶会使蛋白石不被消化和吸收,刺激肠胃而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脲酶也会引起人体中毒。

煮熟的豆浆中,每千克含脲酶量为32毫克,而只煮到80的豆浆,含脲酶量竟高达581毫克。豆浆在加热时还会出现假沸现象,因此一定要多煮一会。

 

点击浏览下一页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点击浏览下一页
 

(特约撰稿人:刘军永)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秋天补得好 冬天病不找
下一篇文章:补充维生素 食物当首选
中国食品监督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中国食品监督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监督网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中国食品监督网 |网管QQ| 2717366628 345615198 196037503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食安在线网络】
ICP备05007910号-1
站点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