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食品监督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维权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监督动态 | 食品曝光 | 供求
您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监督网 >> 消费警示 >> 浏览消费警示
速冻食品常遇“细菌门” 并非越“冻”越新鲜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4月05日    关注度:      【字体:

  火锅中最爱的涮羊肉,微波炉一转便可食用的各色包子……速冻食品不仅让我们享受美味,更重要的是,享受美味之前并不用陷入繁杂的厨房劳动。当速冻食品占据着大型超市的重要位置时,当越来越多的速冻食品走入现代家庭时,作为消费者的您是否真正了解速冻食品,又是否会挑选速冻食品呢?本期的“每周质量大讲堂”,来自省质检院的工程师朱晓军,就将为您补上这一课。 

  低温可以杀死细菌?检测中常遇“细菌门” 

  何谓速冻食品?简单说来,就是新鲜农产品原料经过适当的处理或加工后经急速冷冻,于-18℃以下的连贯低温条件下流通销售,经解冻或烹饪后即可食用的一类低温食品。基于这样的理解,不少消费者便会认为,处在低温环境下的速冻食品是安全的,可事实果真如此吗?朱晓军告诉记者,从以往的检测情况来看,造成速冻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便是微生物超标的问题,根据速冻食品加工工艺和质量要求,速冻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在低温下进行,不论哪一环节出现疏忽,都会影响产品品质。 

  越“冻”越新鲜?已经结霜的莫要买 

  既然速冻食品需要处在全程冷链的环境中,那么是不是看着越“冻”的速冻食品品质就越是可靠呢?朱晓军教授消费者一个简单实用的小技巧:包装袋内的结霜状况是判断产品新鲜度的重要标准。如果包装袋上结晶霜洁白发亮,而且食品本身冻结坚硬,这样的速冻食品保存良好。如果包装内侧严重结霜,或速冻食品表面结霜过多发白的话,则表示该产品的“冷藏链”曾经断过,不仅新鲜度大打折扣,很可能产品本身的质量也不牢靠。 

  散装速冻食品很实惠?极易二次污染慎选购 

  与定型包装的速冻食品相比,散装的速冻食品因为经济实惠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欢迎。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些“裸装”销售的速冻食品由于没有统一的外包装袋,消费者在选购时往往也无法明确知晓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样便给消费安全留下隐患。此外,由于裸露在外,消费者在选购挑拣时难免用手捏碰等,极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最好谨慎选购散装速冻食品。 

  热水浸泡解冻快?缓慢解冻最可靠 

  速冻食品虽好,但食用前的正确处理方式也很重要,如果冷冻食品的解冻方法不合理,也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据悉,食品冻结后体积膨胀率可达9%,其气体膨胀率更大,因此融解速冻食品时,以温度不高、缓慢融化为宜,或是提前从冰箱的冷冻室移至冷藏室,也可放置在室温下自然解冻,否则将造成汁液流失。有的人喜欢用热水浸泡或冲洗解冻,虽然耗费的时间短,但温度急速上升,食品融解的水分还来不及被吸收,汁液就随着水流外泄,营养成分也跟着流失了。还有一种是微波炉加热解冻,虽然比热水冲泡所用时间还短,但其热量不是从外部传入,而是在食品内外同时产生,因而解冻后仍能保持原来的结构和形状,营养成分损失并不多。不过要注意及时翻转食品,以免局部加热过度。 

  ■消费提醒

  1、一般的速冻食品要求保存在-18℃以下的环境中,如销售商店无冷冻柜或冷冻柜的冷冻温度达不到-18℃,则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不宜购买。 

  2、注意产品包装。包装袋必须密封完好,包装袋内产品无粘结,无破损和变形。包装袋内应无或仅少量冰屑。如袋内有较多冰屑的话,有可能是该产品曾发生过解冻后又冻结造成。尽量不要购买已解冻或解冻后又冻结的食品。这种速冻食品,质量可能已受到影响。 

  3、采购时请在最后拿取速冻食品。如不能马上食用,回家后则最好尽快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以免离开冷冻链时间太长,影响产品品质。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50斤袋装大米少八斤 商家称自己吃还得买好的
下一篇文章:150~170元/公斤!清明河虾“身价”高过春节
中国食品监督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中国食品监督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监督网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测试中)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13 版权所有 中国食品监督网 |网管QQ| 2717366628 345615198 1960375031
本网特聘资深律师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柳士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ICP备05007910号-1
站点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