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食品监督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维权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监督动态 | 食品曝光 | 供求
您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监督网 >> 热点聚焦 >> 浏览热点聚焦
西乡实施网格化监管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更新时间:2016年04月26日    关注度:     【字体:

点击浏览下一页

 

陕西省西乡县市场监管局局长孙旭检查超市食品安全

本报讯 杨备峰 记者陈茜 发自陕西 自2015年,陕西省西乡县市场监管局组建以来,面对食品药品安全新形势、新任务,新成立的西乡县市场监管局始终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摆在首位,针对全县5700多个监管对象,该局通过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夯实监管责任,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规范市场秩序,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网格化监管工作组织领导有力。西乡县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市管局、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制定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具体目标任务,分步推进实施。首先将沙河镇作为网格化监管工作试点,县政府及县市场监管局领导多次深入基层、监管一线,调研了解网格化监管工作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认真听取镇政府领导、监管人员、食品业主的意见和建议,对网格的划分、各项制度进行多次修改完善。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印发网格化监管工作方案及各项制度,在全县范围推行。

网格化监管工作基础得到加强。西乡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等工作,县长演晓刚亲自分管食品安全。为了“织牢网底”,在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方面向基层予以了倾斜,重新核定镇监管所工作人员178名,远超国家要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人员按人口万分之三配备的标准。目前,已到位工作人员84名,其中招录本科以上食品药品专业人员14名。县、镇两级累计投入800万元,采取整合原工商所、计生站、畜医站办公用房及新建等多种方式,实现了17个镇(街道办)监管所办公用房单家独院,面积均达到150平米以上。在全县各行政村(社区)聘请了215名村食品药品信息员,在县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按每人每年800元标准将村食品药品信息员工作补贴纳入了财政预算。将县市管局局机关核定的8个内设股室中4个设为食品药品监管业务股室,监管人员占局机关一半以上。并将执法办案、专项整治、宣传培训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拨付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检验检测、执法服装专项经费110万元。整合农业局农产品检验项目资金,投入近一千万元建成了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为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提供了坚实的人力、物力、技术支持。

网格化监管体系基本建立。按照镇(街道办)行政区域和现有监管人员将全县划分为17个大网格、84个小网格。实行三级网格化监管,一级监管网格为全县行政区域,县市管局局长负总责,分管领导负责包抓镇(街道办)网格化监管工作,局股室负责具体指导下一级网格化监管工作。二级网络为各镇(街道办)行政区域,监管责任主体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责任人为各监管所所长。三级监管网格为各行政村(居委会),监管责任主体为各监管所工作人员、村食品药品信息员。结合实际,制定了网格化监管日常巡查、监督检查、执法办案、村食品药品信息员考核、投诉举报、农村集体聚餐监管等工作制度,并不断进行健全完善。对全县食品药品单位、乡村厨师等进行了全面摸底,结合监管量的大小,科学、合量划分了监管网格,并上墙张贴。每个网格内食品药品单位均将监督人员照片、联系方式予以了公示。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县、镇、村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

监管队伍业务能力稳步提升。网格化监管工作的实施,对各级监管人员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所负责的监管网格中,不仅有食品生产加工、经营、餐饮服务、食品摊贩,还包括药品经营、医疗机构、保健品、化妆品等各类食品药品监管业态,打破了原来搞餐饮监管的只懂、只会餐饮监管的工作模式,监管人员必须具备所有食品药品业态监管知识和相应能力,倒逼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增加相应监管知识储备,提升综合监管能力,打造监管“通才”、“全才”、复合型人才。针对网格化监管实际和需求,县市管局开展多次层、全方位的业务知识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先后编印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汇编》、《药品(保健品)法律法规汇编》、《食品安全知识》、《药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汇编》、《食品许可汇编》等多种培训学习工具书,做到人手一册。实施周一例会学习、双周开展“业务知识讲坛”,相继举行了食品快检、日常检查、执法办案、行政许可、食品安全法、陕西省“三小”条例等专题培训。局领导及业务股室定期到所负责的网格镇监管所,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和现场指导,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同时,将干部职工分批分层次送到检验检测机构、大专院校等进行专项培训,提升培训层次和效果,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适应网格化监管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

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网格化改变了监管“大锅饭”局面,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到人”,落实了上至局长下至镇监管所工作人员、村食品药品信息员的监管责任,通过网格将责任及压力传导到每名工作人员身上,促进了监管人员责任感的提升。实行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双告知、双承诺”,即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分别书面告知监管人员、食品单位业主,并由其作出落实责任书面承诺。使监管人员、企业业主进一步明确所肩负的责任,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样做,不做及乱作为会有什么后果。同时,按照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落实镇(街道办)政府食品安全责任,将镇监管所由市管局派出机构调整为镇(街道办)内设机构,县、镇监管权责进一步明晰。将镇(街道办)食品安全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分值由3分增至5分。定期开展对网格化监管、示范所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实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针对某一领域、某一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不打招呼、不事先通知,直奔现场,开展突击式“飞行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落实。通过考核、督查、通报、监督检查等形式,全面落实政府食品安全领导管理责任、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食品单位主体责任。

食品安全精细化、痕迹化监管得以实施。由监管人员对所负责网格内的食品药品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建立监管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对新开或关闭、变更等单位信息进行及时更新,确保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监管信息、工商系统登记信息随时保持一致,对网格内监管情况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了然于心。按照食品药品监管环节,制作了各类监管业态巡查表,方便日常监管工作,提高监管效率,确保走到、说到、写到,留存痕迹化、过程性监管资料。为所有食品药品单位建立了监管档案盒,要求业主将监督检查、责令整改通知书、行政处罚等资料进行收集归档,便于对存在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实行动态化监管。强化网格内农村集体聚餐等重点环节监管,实行集体聚餐信息员、乡村厨师向镇(街道办)监管所“双报告”制。针对农村集体聚餐承办人申报意愿不强的特点,村食品药品信息员、网格监管员改变坐等群众上门申报的工作方式,主动掌握了解本村(网格)家宴举办情况,积极主动上门服务,从厨师健康状况、环境卫生、加工设施及原料采购储存、加工操作、餐具消毒、留样等环节进行全面指导监督,及时发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执法办案能力大幅提高。网格化监管工作推行以来,食品药品案件查办数、大要案件数、办案质量实现了新突破,共查办食品药品案件162件,案件数同比增长249%,大要案件15件(万元以上案件6件、移交公安机关9件)。先后组织开展了冷冻冷藏冷饮食品、无证非法生产经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学校食堂、生鲜肉、饮用水、盐务市场、农村食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及摊贩等专项整治,共检查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药品经营单位3660户次,开展食品抽检606批次、食品快检13200份、餐具快检4500份,责令整改460户,没收不合格食品2200瓶(袋)、取缔无证经营28户。镇监管所工作人员从原来的业务知识不熟,不敢办案,逐步向会检查、会执法、会检测、会办案、办大案转变。

食品安全行业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整合建立了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及信息公示平台,将监管单位信用、行政许可、日常监管、检验检测、行政执法、举报投诉等纳入公示内容,按规定将失信违法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约束机制,促进食品单位守法诚信经营。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生鲜肉经营示范店、放心早餐店、餐饮安全示范街、食品安全示范村、示范镇等一系列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有载体、有内容,形成从下到上、全方位、多层次、点线面相结合的创建格局。按网格化监管单位,采取多频次巡查、复查整改情况等方式,从环境卫生、店容店貌、从业人员着装、禁用不合格餐巾纸及一次性碗筷、三防设施等细节入手,一个阶段规范一件事情直至落实到位,积小胜为大胜,从量变到质变,使食品单位规范工作从表面向深层次推进。结合网格化监管工作,充分调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食品安全特邀监督员等社会团体积极性,动员群众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跳出单一行政监管模式,逐步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各方良性互动、理性制衡、有序参与、有力监督的社会共治格局,共同促进食品行业规范化建设。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河豚“禁食”26年 禁食令欲解绑百亿产业松口气
下一篇文章:广东省食药监局:花甲贝类成抗生素超标“重灾区”
中国食品监督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中国食品监督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监督网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中国食品监督网 |网管QQ| 2717366628 345615198 196037503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食安在线网络】
ICP备05007910号-1
站点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