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榆林红枣别样“红”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19/10/9 16:12:18  

漫山遍野的枣林染红了黄土高原的沟沟峁峁,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木头峪镇王宁山村,村民高爱晴正忙着给枣树疏果,“过去种12亩坡地玉米,每年纯利润只有3000多元。现在,种红枣一年保守收入20000元。而且,枣树管护简单省力,盛果期长达50年”。

榆林市黄河沿岸的白于山区是全国五大集中连片红枣产区之一。两年前,榆林大力推广枣树降高塑形综合管理丰产技术,使红枣亩产倍增。同时,当地积极推进红枣产业深加工,相继与西北大学等7所高校建立了开发协作关系,推动红枣提糖、酵素、功能饮品、膳食纤维食品等红枣药食同源产品生产。

“枣树树干高大,侧根发达,在植被稀疏的黄土高原,既能起到防风固沙、保护水土的作用,又可实现持续增收。”佳县县委书记刘生胜介绍说,县里已将红枣列为扶贫产业之一,对低产枣园改造每亩补助800元。目前,全县发展红枣专业合作社143,红枣种植面积达82万亩,产值近10亿元;培育出红枣原浆酒、红枣酱、枣片、紫晶枣等系列产品。

王宁山村是佳县有机红枣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经过三年技术改造,村里建成4500亩有机红枣园,年产有机红枣500万斤,产值1000万元。走进高爱晴家的酿酒坊,沁人心脾的枣香扑鼻而来。“用枣酿酒,每公斤红枣的价值能从2元增值到30,今年枣酒已经卖了两万多元。”高爱晴告诉记者。

种植热情带动深加工快速壮大。在榆林市清涧县折家坪镇,占地180多亩、总投资3.4亿元的红枣深加工项目——清涧北国枣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在紧张建设中。目前,办公楼、综合服务楼、冷库、红枣干制车间已经进入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

清涧北国枣业总经理李兵介绍说,企业引进了3条自动化生产线,主要开发复方红枣浓缩汁饮品、红枣发酵饮品、休闲食品等终端消费产品,今年10月份投产后年加工红枣能力可以达到2万吨,同时解决当地200多人就业。

红枣优,还要卖得好。在榆林清涧县,为加快电商服务建设,全县建成镇级服务中心13个、村级服务网点79个。目前,清涧红枣畅销全国50多座大中城市。

红枣如今已跻身当地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榆林有6个县种植红枣,形成了一条南北长347.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的红枣林带。2018,全市红枣种植面积170万亩,红枣产量达41.07万吨,产值23.83亿元,市级以上林业产业龙头企业24,形成6大类60多种红枣产品,占全市林业总产值近三分之一,佳县、吴堡、清涧三县境内50%以上林木都是枣树,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生态化、生态经济高级化”的新路子。

红枣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佳县泥河沟是西北红枣第一村,这里有36亩古枣园,发展起了生态游。如今,村里建起了生态博物馆、农业遗产培训交流中心、农业文化遗产示范区,形成了红枣深加工、民宿、康养等产业。去年,村里接待游客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万元。

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崔渊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榆林将依托百公里红枣林带、黄河风情、黄土民俗风情等地域特色资源,打造“一核一圈三带四区”旅游发展新格局,力争到2020年全市实现年接待游客达到6000万人次以上,带动就业7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