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食品监督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维权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监督动态 | 食品曝光 | 供求
您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监督网 >> 健康提示 >> 饮食养生 >> 饮食杂谈 >> 浏览健康提示
多吃香菇可减少哮喘发作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年05月01日    关注度:      【字体:

   东亚讯(记者陈曦)随着春季的来临,我省风沙天气增多,气温起伏变化较大。近日,记者从多家医院了解到,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哮喘患者明显增多。昨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王檀主任介绍,近期,门诊及住院的哮喘患者明显增多,较平时增加近1/3,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春季天气变化无常,早晚间温差大,风沙天气较多,易导致哮喘发作。

  大笑后可致哮喘突然发作

  王主任介绍,部分哮喘病人因冬天受寒,当时未发病,肾虚之体,其气伏藏于少阴,劳苦之人,伏藏于肌腠,待春天感受风邪,触动伏气而发病。

  “哮喘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王主任介绍,多数哮喘病患者在发作前有一定的前驱表现,多有当夜或近日内喘息发作的可能,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连续数天咳嗽、胸紧及痰量增加而又不易咳出;鼻咽(或眼)发痒、流清水样鼻涕及连续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的出现或加剧;咽痛、鼻塞、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征象;连日来过度疲劳或儿童白天过于顽皮、吵闹等,尤其在好发季节;天气的突然变化;女性患者在好发季节的月经来潮前等。对季节性发作比较明显的患者,其预兆通常较为明显。也有患者其预兆可为疲惫,特别是儿童,不喜玩耍、寡言等。自前驱表现开始出现到哮喘发作开始的时间不一致,可从数秒钟、数分钟至数日,但大多在数十分钟内即可发作。前驱症状往往不被重视,甚至将喷嚏、流清鼻涕等误为感冒,因此,出现上述预兆时,应特别小心,及时采取措施,以防哮喘发作。但并不是每一次哮喘发作都有预兆,有时闻到某些气味、吸入冷空气甚至大笑后而突然发作,也可在睡眠中突然惊醒而发作。

  长期干咳可发展成哮喘

  “某些哮喘相关的疾病或症状可看作为哮喘发生的前奏,如过敏性鼻炎、婴儿湿疹等。”王主任介绍,尤其是长期干咳(包括咳嗽变异型哮喘)未能控制的患者,往往会演变成典型的哮喘病。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常见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半数以上在12岁前。成人男女发病率大致相仿,儿童哮喘经治疗后或到成年期可完全缓解,但也有近半数持续发展,并产生很多并发症,比如支气管、肺感染;肺不张;胸和纵膈气肿;呼吸衰竭;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调;胃管反流;慢阻肺、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心病为支气管哮喘的远期并发症;肺性高血压;肺结核;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儿童发育不良和胸廓畸形,便秘或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表现,均应给予足够重视,一旦发现应及时治疗。无论小儿还是成人哮喘,只要坚持治疗,就可减少发作,直至痊愈。

  哮喘患者不宜吃太饱

  王主任提醒患者,当哮喘发作时,患者往往会出现咳痰不止、呼吸不畅、喉间哮鸣有声、全身大汗淋漓、喘息无法平卧,甚至于明显发绀或休克等情况,痛苦不堪。并且哮喘经常反复发作、缠绵不休。但目前大多数患者都是等到急性发作时才治疗,而不重视缓解期的预防和治疗,致使痛苦程度和经济负担不断增加,病情日趋严重。中医认为:要治疗咳喘,不仅要针对患者肺、脾、肾三脏虚弱的情况治疗,还应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根据脏腑辨证,因不同体质、年龄及病因的不同,采用中药汤剂口服、外用塌渍、熏洗、中药静点及康复等疗法治疗哮喘,尤其在改善体质、预防哮喘发作上有很大的优势。哮喘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少刺激,不宜过饱、过咸、过甜,忌生冷、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过敏性体质者宜少食异性蛋白类食物,宜多食植物性大豆蛋白,如豆类及豆制品等。应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充足和平衡,特别应增加抗氧化营养素如β-胡萝卜素、维生素C、E及微量元素硒等。防止呼吸道感染,调节免疫功能,注意季节性保暖。经常吃食用菌类能调节免疫功能,如香菇、蘑菇,因其含有的香菇多糖、蘑菇多糖,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人体修复食谱葡萄抹皱纹 鸡蛋护指甲
下一篇文章:白癜风患者平时可以多吃木耳
中国食品监督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中国食品监督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监督网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测试中)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13 版权所有 中国食品监督网 |网管QQ| 2717366628 345615198 1960375031
本网特聘资深律师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柳士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ICP备05007910号-1
站点访问量统计: